苏共,1953 番外
本篇为《苏共,1953》的番外。
在正文中,我们介绍了1953~1957年间莫斯科发生的权力斗争。
概括来说,主要有以下四段小高潮:
A. 赫鲁晓夫、马林科夫联合军方朱可夫采用“强力手段”拿下贝利亚。
B. 赫鲁晓夫采用“绵里藏针”的手段逐渐削弱马林科夫的权力。
C. 马林科夫等“斯大林主义”支持者在主席团小范围内对赫鲁晓夫突然发难。
D. 赫鲁晓夫以破釜沉舟的形势召开中央全会,采用全会的方式拿下马林科夫等人。
OK.
下面我们一个个来分析。
模式A
读者朋友们对于模式A想必都非常熟悉。
当年“怀仁堂事变”拿下“四人帮”就是采用这一方式。(京城,1976)
这是一种“突破程序的极端方式”,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采用。
采用“模式A”的时候,说明双方矛盾已不可调和,彻底撕破脸。
事后,贝利亚作为输的一方,很快被赫鲁晓夫等人秘密处决。
为什么说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呢?
因为动手的一方一旦输了,等待的也将是肉体消灭——你死我活。
模式B
联想力好的朋友对于模式B也可以迅速“对号入座”。(京城,1978)
模式B是正常的权力消长过程,属于程序范围内的操作——双方还有谈的余地。
1953~1955年间,莫斯科暗流涌动,大家各显神通。
只能说马林科夫相对赫鲁晓夫,政治手段还是差那么一点。
另外也侧面反映,马林科夫的“行政权”在赫鲁晓夫的“党权”面前,是要逊色一筹的。
至于说苏联军方,在这一时期基本是“坐山观虎斗”,没有太强烈的立场。
模式C
笔者相信,模式C仍然有很多朋友能够联想到一些故事。
当时马林科夫等人自恃在主席团内形成了对赫鲁晓夫7:4的绝对优势,希望在小范围内发难,逼退赫氏。
平心而论,这种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成功。
那么他们为什么不采用模式A对赫鲁晓夫动手呢?
一来是没有十足的把握;二来忌惮军方的力量;三来程序内即占优势,不愿铤而走险。
所以他们想采用“程序正义”的方式,给自己留一条退路。
规则范围内,总不至于引来杀身之祸吧。
没错,退路的确是留下了,因此失败后他们也都能够继续为苏维埃“发挥余热”。
只不过发挥余热的地方不在莫斯科,而是在西伯利亚、蒙古和哈萨克斯坦……
模式D
赫鲁晓夫是一个“特朗普式”的人物,不撞南墙不回头。
面对发难,赫鲁晓夫敢铤而走险,下出险棋。
既然你们要“程序正义”是吧,那索性就直接开中央全会,来一把真正的“程序正义”。
这种一种风险很大、突破现有政治规则默契的做法。
在原文中我们加了一个括号,备注到“此处不宜过多联想”。
笔者相信,只有极个别的朋友可以联想到模式D的案例——曾经有人想用过,只是没有成功。
此处不接受追问。
城头变幻大王旗。
赫鲁晓夫虽然在1957年正式确立地位,但他在处理斯大林遗产、国内政治经济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,并没有做出太大的突破。
或者说他做了一些突破,但突破的方向不太对。
1964年,正当赫鲁晓夫在黑海边度假的时候,勃列日涅夫等人在莫斯科发动政变。
赫氏就这样黯然下台。
回顾历史,1957年之后的这段岁月,其实是苏联改革的“黄金时期”。
做个不恰当的比方,有点像1978年之后的中国。
一言兴邦,一言丧邦。
很可惜,赫鲁晓夫和苏联都没能抓住这个历史的机遇。